我們剛開始爬山的時候,上山前唯一的訓練模式就是:亂練一通。
參加幾次商業團後,聽取了前輩的建議。初階登山者在南部,可以去台南的關子嶺的大凍山練習,距離7-9公里(看停車停哪裡),爬升 6-700m 左右。下山後,時間充裕的話,還可以吃烤雞和泡溫泉,是個很適合闔家一起的行程。
▪️花費時間:視個人體能狀況,約4-5小時
▪️海拔:總爬升約672米,海拔高度601~1241米
▪️地形:石階、木棧道、原始土徑、碎石路
▪️注意事項:步道溼氣較重,雨後容易滑腳
適合新手的百岳練習場:尾寮山
第一次參加縱走行程後,對於郊山知識又擴充了一些。除了關子嶺大凍山外,想挑戰南部更難的郊山練習場域,可以去位於高樹鄉的尾寮山。尾寮山的地形變化也多些,一趟18公里,爬升 1400m,很適合做單攻或是縱走前的訓練場所。
▪️花費時間:視個人體能狀況,約8-10小時(往返)
▪️海拔:總爬升約1375米,海拔高度154~1427米
▪️地形:石階、原始土徑、產業道路
▪️注意事項:全程上坡,前半段緩上、後半段陡上,相當噴汗,需注意水份與電解質補充
好用的百岳補給
除了日常練習,補給也相當的重要。我們長期和 RACE ON 合作,也有一群固定的朋友一起購買 RACE ON 的產品。我們特別喜歡 RACE ON 的水動能電解粉和環原力維生素C,因為在上述這些場域的路上並沒有水源,除非是山友背至涼亭存放的水,但我們都不習慣取用,所以自備足夠的水是必須的。
水動能在保水方面的效果很顯著,1,000cc 的水,搭配 4 包水動能,個人就覺得足夠一趟來回 4 小時來回尾寮山的行程。
而環原力維生素C是在下山後補充,可以提升身體抗氧化的能力,讓練習後的恢復更快,所以下山後回到車上,沖泡 2 包水動能 + 1 包環原力C 搭配 500cc 的水也是我們必備補給。
推薦的百岳訓練課表
不過,每次在行前不一定有空去郊山訓練體能,大部分的訓練場域和時間還是在家附近或健身房中,對剛剛開始接觸登山的人,應該是沒有像我們已經接觸越野跑有一段時間了,有自己一趟固定的訓練菜單和訓練方式。
因此我們超推RACE ON和岳界傳說中的 - 台灣肌器 - 礎豪合作所開出的「百岳練習生課表」 。這套訓練系統提供為期 2 個月,其中每週只要 3 天的系統化訓練菜單,讓你可以有效量化的訓練,既省時又省事。
至於為什麼礎豪叫台灣肌器?這是當初元植大大幫他取的,因為他在岩壁上像機器人一樣都不會累,所以聽他的菜單準沒錯。我們練完以後也可以叫登峰肌肌。(誤
「有強健的體能是登山最好的 Back Up,走的輕鬆更有餘力欣賞美麗的風景,看到更多的細節,也更有餘力下山後分享你的旅程。」--登峰54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