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焦點人物】職籃球場的幕後英雄,傳奇防護師「彭姐」

【焦點人物】職籃球場的幕後英雄,傳奇防護師「彭姐」

職籃熱血開戰,場上球員盡展身手的好表現,場邊的後勤團隊功不可沒。他們鮮少出現在鎂光燈前,但對於球員的狀態、健康、習慣,或是意外發生的當下,都是球隊不可或缺的支柱。

人稱「彭姐」的彭麗貞,就是這樣一位從訓練備賽到比賽場上,默默守護球員持續進步的的運動防護師,從CBA中華職籃、SBL超級籃球聯賽,到現在PLG領航猿已超過40年的資歷。這次我們很開心能與她面對面,聽她分享自己與籃球故事。

田徑選手的終點,運動防護師的開始

「其實我原本是一位標槍選手。」彭姐憶起昔日的學生時期,因為反覆受傷影響到訓練以及競賽表現,讓她意識到運動員生涯的高風險及運動防護的重要性,而剛好那個時候,遇到了一位在台灣堪稱運動傷害先驅的老師,帶著她深入這個領域。就這樣在一邊自我治療,下課就去醫院學習的過程中,讓她踏上了人生不一樣的道路,也因為跟著老師去賽場上支援,與籃球從此結下不解之緣。

「初入行時,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工作的不穩定性。」彭姐笑說,因為運動防護師在當時並非一個常設職位,多數是按賽季聘用,給予的也多是短期合約,自認能持續投入這個領域算是相當幸運,「但過程確實不輕鬆。」彭姐說道,許多人對防護師的印象,可能停留在『表面上』看得到的賽前貼紮以及賽事現場醫護,但更多時候是那些『看不到』的支援,像是陪同傷員就診、確認身體狀況,同時間還得評估球員的恢復狀況,甚至協助復健訓練等等。

「以當年的資源有限情況下,防護師幾乎是一手包辦。」

從宏國開始,經歷新浪、璞園到領航猿,彭姐擔任籃球隊運動員防護師已超過40年的資歷。 — 【焦點人物】職籃球場的幕後英雄,傳奇防護師「彭姐」 | RACE ON 鋭速運動醫學
從宏國開始,經歷新浪、璞園到領航猿,彭姐擔任籃球隊運動員防護師已超過40年的資歷。

防護師的核心職責:守護球員的健康

現任領航猿的主要防護師,彭姐核心職責是預防和治療運動傷害。包括進行傷害評估與緊急處理,並且透過各種專業的診斷工具,確定球員的具體傷病類型及程度。一旦有傷病問題,她會進行初步處理,再根據情況轉介給合適的醫療人員做進一步治療,最後協助球隊評估球員身體狀況。於此同時,彭姐也負責監督傷病選手的康復過程,確保他們能安全且有信心地回到賽場。

聚焦在高張力的比賽球場上,賽前,彭姐會對選手進行必要的物理治療,像是按摩、拉伸等輕柔調整,以增強狀態、減少場上受傷風險。賽後,則會針對表現出疲勞或輕微傷痛的選手進行恢復處理,如冷療、熱療等,加速肌肉恢復與減少疼痛,維持理想狀態,同時降低受傷可能性。

難的不是治療,而是何時能上場?

隨著大環境的演進,運科知識的不斷累積,對於運動防護的觀念也普遍提升。然而,彭姐認為無論哪個時期,最難、也最重要的仍是與人的應對

以遇到球員受傷送醫為例,她的評斷就是關鍵的參考依據,「球員的溝通相對單純,複雜的往往是教練與球團間的協作,因為戰況變化大,球員什麼時候好?什麼時候能上場?考量的是整體的佈局。」

作為隊內最資深的運動防護師,彭姐認為自己有時就像球員的「身體翻譯」,必須讓教練清楚理解選手的健康狀態,但有時期望很美好,現實卻很骨感,光是何時能回歸訓練與比賽,溝通上難免有拉扯。像是醫生評估需休息3-4週,但如果當下又有著關鍵賽季的壓力,球隊自然會希望球員能早日復出。

教練、球員和防護師在球隊中扮演著不同角色,彼此也有著不同的觀點與決定,這沒有對錯,而我的職責就是依據專業的醫學檢測或判斷,協助團隊分析、為球員爭取合理的休息時間與資源,幫助球隊在場上有更好的表現。」

傷後需要的復健練習,不只身體還有心理

選手背景出身的彭姐同樣了解,運動傷害需要的不只是生理結構的治療,更要顧及心理層面的支援。

「一些球員在受傷後,除了沮喪外,可能還會因擔心再度受傷而影響運動時的發力動作,所以在治療的同時,也要針對他們心理的擔憂或恐懼,提供相應的訓練與鼓勵,幫助他們建立重返賽場的信心。」彭姐認為所謂的復健,不僅涉及傷痛管理,更包括選手的心理支持和習慣調整。

「細微的觀察力,是身為防護師需要具備的重要能力。」

在賽場上,彭姐笑說自己平常不太會跟球員做像擊掌這類的互動。「因為必須讓自己的手保持乾淨,隨時做好準備,如果看到球員狀況不對的蛛絲馬跡,就要在第一時間做出應對方式。」從劇烈碰撞骨折、流血,小到隱形眼鏡和補水,當下各種突發狀況的緊急處理,有時小狀況能在幾秒內處理好,進而減少暫停或其他時間成本,這在高張力的關鍵比賽尤其重要。

從治療走到預防,營養也是關鍵要素之一

從治療走到預防,彭姐深知,全面的防護除了肌力、休息,適當的營養對選手的表現與恢復也至關重要,所幸隨著時代演進,相關的專業資源變得容易取得。

「相較於早期傳統的訓練體制,現在的職業隊伍更講求自我管理,球團也很樂於嘗試各種新的學習,從傷害防護、營養講座,到甚至足底張力檢測,透過更科學的方式分析身體能力,不只球員自學,對於我們防護師的評估都有幫助。」

彭姐提及,球隊曾聘請營養師為選手制定大方向的飲食計劃,隊上的外籍球員沃許本讓她印象深刻,「無論賽前餐、還是運動補給他都不隨便,任何能有效幫助自己賽場表現的要素,他都認真會放在心上,並且在正確的時機使用,是非常值得學習的地方。」

場邊隨身攜帶的備品:水動能電解質液

熟知水分補給與運動表現的高度關聯,彭姐平時就會不斷叮嚀球員在打球前、後充分補充,除此之外,水動能電解質液也是她會在場邊隨身攜帶的備品,觀察哪個球員流汗量特別高,拿出來加入水瓶中,趁暫停或休息空擋給他們補充,以防大量流汗而導致的表現下滑。

「我常提醒他們不只在強度訓練時補充,運動後也同樣重要,讓身體更有效率地吸收與保留水分,能維持理想的恢復狀態。」

這方面,彭姐再次提及沃許本,由於自知有較長的上場時數,因應高強度的運動消耗,他已會主動在比賽水瓶加入水動能,增加保水,維持續航力。相信經過時間累積,成果也會顯現在身體的回饋上,比賽結束不等於休息,彭姐說道。

因為幫助水分快速吸收與保留的特性,水動能電解質液是彭姐在場邊會隨身攜帶的備品,若有看到球員因流汗而影響表現,會趁空擋讓他們即時補充。 — 【焦點人物】職籃球場的幕後英雄,傳奇防護師「彭姐」 | RACE ON 鋭速運動醫學
因為幫助水分快速吸收與保留的特性,水動能電解質液是彭姐在場邊會隨身攜帶的備品,若有看到球員因流汗而影響表現,會趁空擋讓他們即時補充。

期待用知識一起進步,從我變成我們

作為一名運動防護師,彭姐的故事正是許多後勤夥伴的共同寫照,無論場上或場下,把自己的目光都放在運動員身上,全心投入。

一路走來40多年,彭姐見證了這個角色從「輔助性職位」到「核心成員」的轉變,她自己也從「單打獨鬥」走到「多元合作」的職場文化變遷。如今,防護團隊不再獨自一人,有多位專業人員和她共同為球員的健康和表現努力。

「希望更多新血的加入,不僅是職業籃球,希望在不同競賽場上,讓運動防護成為健康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」

用知識與經驗一起進步,從我變成我們,是她最期待看到的未來風景。

抗氧修護力,保水度最高提升至127%水動能電解質液+環原力維生素C戶外室內運動、燒腦高壓工作、⋯
已銷售:2642
NT$99
臨床實證,有效提升保水率約127%WHO建議的低滲透壓配置,水份更容易進入身體理想的鈉與葡萄糖比⋯
已銷售:2068
NT$139
妥善準備,為你的運動表現助攻!①(運動前)專利咖啡因錠:一錠專注,長時提升表現②(運動中)水動能⋯
NT$407
【科學保水】水動能電解質液
水動能、咖啡因、莓果C、鐵B群,任3件以上92折! - 03/31止
臨床實證,有效提升保水率約127%WHO建議的低滲透壓配置,水份更容易進入身體理想的鈉與葡萄糖比⋯
已銷售:16470
NT$450
已加入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