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鋭速講堂】自行車比賽補給策略
武嶺、塔塔加、環花東、一日北高/雙塔,也在你接下來的挑戰清單之中嗎?
基本上,在持續時間超過90分鐘的耐力競賽,除了體能、技術與裝備面的準備,補給對於運動表現的影響更是關鍵。更別提一日北高、雙塔,這種動輒十幾個小時的運動過程,對於健康安全的影響更為劇烈。
無論你參加的是爬坡賽、還是長距離賽,在比賽當日,最重要的補給首要目標是:⓵保持「水分與電解質」充足,再來是⓶持續補充「碳水化合物(能量)」,最後才是考慮加入⓷「效能增補劑」。
但要吃什麼?吃多少?什麼時候吃?以下我們綜合整理了國際運動營養指引,或許能提供你更明確的準備方向。
一、水分與電解質
運動時,水分與電解質是最先流失、且最為顯著的物質,而電解質中又以鈉為汗水最嚴重的損失,再來才是鉀,鈣與鎂則相對少量。
以耐力運動而言,平均1小時流失1公升汗水,而每公升汗水平均含有900mg鈉[1]。若是以夏季KOM,目標完賽時間4小時的車友來說,大約就是流失4kg的水分與9600mg的鈉(約4天的鈉攝取量);一日北高,若是騎15小時,大約就是流失15kg的水份及13500mg的鈉(約5.5天的鈉攝取量)。
這是什麼概念呢?
以一位70公斤的人來說,根據研究,當流失水分達體重2%(1.4公斤)會影響運動表現,流失3-6%(2.1-4.2kg)可能會影響循環功能,6%(4.2kg)以上會有健康的風險。[2]
所以這已經不是表現問題了,而是會對安全產生重大影響。也因此,水分與電解質會是運動補給的第一要務,可以把它想成是金字塔的底層,當底不牢固,能量與增補劑補再多也無法發揮效益。
但,光喝水就夠了嗎?從實驗結果發現,相較於純水,有電解質的液體,較多水分會保留在體內,以利運動過程運用。
也因此,美國大學運動醫學會建議,從事耐力運動時的補給要點:
- 水分:控制水份散失<2%的體重
- 電解質:每小時鈉補充300-600mg
二、碳水化合物
汽車沒油要怎麼上賽道,而碳水化合物就是我們身體的燃料,尤其在超過2小時以上的運動時間,若是醣分攝取不足,就很容易出現力不從心的狀況,也就是俗稱的撞牆或Bonk!
多數車友對於能量的補充可能都已有概念,基本每小時補充30-60g碳水化合物(120-240 kcal大卡),約1-2條膠,也有的菁英選手練習吃到60-90g碳水化合物。
此外,最佳的補給方式是在運動期間「持續且穩定」攝取,避免隔太久吃很大量,也不要吃太少,盡可能維持在穩定的理想區間。
美國大學運動醫學會建議:
- 賽前(1-4小時):1-4g/kg 體重,避免高纖高渣
- 賽中(3-8小時):30-60g/hour
- 賽後(2小時內):每小時1-1.2g/kg體重
三、效能增補劑
前面兩大基本工作好,再來就可以考慮增強運動表現的輔助品。但市面種類繁多,如何評估其宣稱的功效,不妨可以參考國際運動機構的準則。
以AIS澳洲國家體育學院發布的補充劑指引為例,他們根據科學研究證據,以安全性、有效性和比賽合法性,訂下ABCD四種評級。A級代表有足夠研究支持,而在效能促進類,又以「咖啡因」列為A級的首位。
由於可以提高專注,讓人在較高強度運動下持續更長的時間,咖啡因已有大量研究表示有助運動表現。但要注意的是:使用量很重要。
從多項耐力運動臨床研究顯示,咖啡因中低使用量(體重每公斤3-6mg/kg)是運動理想的增補範圍[3]。若以一位60公斤的人來說是180-360mg,約1-2杯超商的中美式。
但咖啡因有個問題,就是感覺來得快也去得快。傳統的咖啡因,會在賽前+賽中補充,來維持體內含量。如不想頻繁補充,或許可選擇長效的咖啡因錠,一來只要在「賽前吞一小錠」,減輕身上攜帶的負擔、簡化補給步驟;二來「速放&緩釋」雙層溶速設計,相較於傳統咖啡因一次攝取的快速暴衝,雙層錠的兩段溶速設計對身體更加溫和穩定。
據運動醫學相關臨床結果:
- 咖啡因中低使用量,3-6mg/kg體重有助運動表現
自行車比賽補給計畫
依據以上的補給方向,讓我們再來想自行車競賽的長時間騎乘要怎麼規劃。
如果參加比賽就很單純,以自己預估的騎乘時間、身上帶的補給重量負荷,評估要停留的頻率,是否要多趕一點距離?還是可以輕量化一點,透過大會補給站或自己的補給車做搭配?
如果是自主騎乘的話,可先依照你的騎乘速度與時間,預先在路線上設定停靠補給點,例如:幾點到哪一站。以一日北高為例,網路上有許多前輩的規劃已把超商設定為補給點,相當方便。
再來,到了以後要吃什麼?也可以事前規劃好,確保你的飲食內容,不會離理想的補給目標差距太遠,也不會一次吃得太多或不足,持續且穩定地保持在理想範圍。
最後,如果有時間的話,最好將補給內容加入訓練中,包括固體、液體與膠類食物,訓練身體的適應性。因為騎到最後往往吃不下或沒胃口,讓身體多點嘗試,對於當天的補給選擇才有較彈性的空間。大致上,會建議在能吃固體的時候盡量吃,最後再改用液體或膠類。
總歸一句話,Prepare, don‘t repair.
長時間的耐力運動不能只有熱血,無論為了表現還是健康安全,幹大事前,請做好充足準備!
謝謝各位的耐心收看,文章的最後,也獻上我們精心為你準備的比賽補給卡,預祝大家順利挑戰成功。鋭速補給講堂下回再見!
參考資料
[1]Mountain SJ, Cheuvront SN, Lukaski HC. Sweat mineral element responses during 7 hours of exercise-heat stress. Int J Sport Nutr Exerc Metab. 2007. 17(6): 574-82
[2]The Complete Guide To Sport Nutrition by Anita Bean
[3]Goldstein et al, 20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