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還記得在出發之前,我發了文說這次成功率可能不到10%,但我還是選擇去了。因為對我來說嘗試的過程,這件事本身的價值大於成功登頂這座山,想看看自己的能力可以爬到多高。」—新生代職業登山家 張元植
對你來說,爬一座山的定義是什麼?
在張元植心中,如何去爬一座山,其實比是否登頂一座山還重要。他說這樣的想法,源自於2019年的K2計畫後,有別於使用氧氣、僱請雪巴的傳統商業攀登方式,他想嘗試的是,除了自主攀登以外,能不能用從別的路線去爬八千米?
回來台灣後,他開始研究,有哪些非傳統路線是他能力範圍內的選項,最後鎖定世界第七高峰—道拉吉里(8176m),找到一支斯洛伐克與羅馬尼亞的三人隊伍在2021年從西北稜上到6800m的新路線紀錄。評估路線難易度,對比自己的海外技術攀登經驗,在合理可以嘗試的範圍內,加上2022年夥伴阿果在干城章嘉剛好巧遇當年的三人隊伍,帶回第一手情報、釐清心中疑點,讓他們覺得是可以嘗試的目標,於是選在今年3月,出發。
這次同行的第三人是雪羊,在得知這項計畫後,也決定自告奮勇加入,「因為覺得台灣一直以來,對於高峰攀登的現況過於陌生,以往都只會看到登頂畫面,但對於怎麼從平地進入的過程都是空白,我想把這個過程的努力帶回來。讓八千米攀登不只是成就的展現,更是有血有肉的故事。」
攀登之前
就像運動要熱身一樣,八千米攀登前也有自己的準備方式,在進入冰河之前,從加德滿都採買生活物資,一路搭車或行走,經過Naura(1550m)、Jeltung(2100m)、Sallaghari(3150m)、Italian Base Camp(3600m),最後搭直升機抵Japanese Base Camp(4130m),光「熱身」就花了12天,讓身體做好高度適應。
既然是自主攀登,抵達基地營後自然也不得閒著,首要工作就是營地建設,包括廁所、洗澡帳、個人帳、餐廳帳、廚房帳與員工帳,「雖然有攀登公司的協助,但我們都還是會跳進去一起做,比較能符合自己的要求。」
至於「基地營吃什麼?」則是講座上大家最好奇的部分,「其實真的就是看廚師想吃什麼。」雪羊笑說,有基本的三明治、炒蛋、煎餅、炒菜、義大利麵、炸蝦餅與罐頭水果等,廚師心情好時,會自製餐包,甚至漢堡、披薩與蘋果派。「能在簡陋的廚房變出這些餐真的很神,在家都不一定搞得出來,所以在山上與廚師打好關係很重要(笑)。」
- 3/15 台灣 - 加德滿都
- 3/16 - 3/18 等待攀登公司、加德滿都採買
- 3/19 飛往波卡拉
- 3/20 搭車至Naura(1550m)
- 3/21 Naura - Jeltung(2100m)
- 3/22 Jeltung - Sallaghari(3150m)
- 3/23 Sallaghari - Italian Base Camp(3600m)
- 3/24 - 3/26 原地等待直升機
- 3/27 直升機抵達Japanese Base Camp(4130m)
開始攀登!
「離開基地營,基本上就往上開,哪邊好走就走哪邊。」對元植來說,爬這種沒有人走過的路線,讓他最放鬆的地方就是不用去想路在哪邊。
「沒有走錯的問題,腳下就是路,全由你自己判斷。」
但新路線的難度也在此,攀爬之前必須先設想路線,在爬的過程中驗證自己原先的假設,然後再不斷地修正。「其實不只是顧著往上,還要把持住可以撤退的餘地,要繼續往上嘗試?能不能設固定點?爬上去之後還必須要有撤退垂降的空間,爬的時候基本上就一直在想這些。」
為了節省往返的體力,他們在這段難度的岩壁下,建設了一個前進營地 Advance Base Camp,(4850m),運輸繩子與技術器材,以此為據點往上架繩。
架繩的建設也是相當消耗體力與費時,首先必須要有好天氣,然而所謂的好天氣也不是整天大晴天,大概是從天亮開始到中午、稍微好就到下午1點,然後3點開始下雪,下到晚上,晚上10點放晴,架繩的工作大概就半天。
「尤其到越到上面,工作效率會越來越差,從前進營地(ABC)7點出發,到了可能10點,然後工作2個小時後遇到下雪就必須垂降。」
架了快1100米,總算上到主稜,抵達2021年那支斯洛伐克隊伍的C1高度(記錄6000m,實測約5300m*),時間也在元植與阿果的預期之內,接下來就是設法建設C2與C3!
*由於高海拔的新路線攀登並無準確地圖,因此高度大多為參考數字。
- 3/27 - 3/28 營地建設
- 3/29 西北稜探路、建設 Advance Base Camp,(4160m)
- 3/30 回 Italian Base Camp
- 3/21 下午大雪 4/1-4/2等雪穩定
- 4/3 - 4/7 第一次架繩
- 4/8 - 4/9 休息
- 4/10 - 4/14 第二次架繩建設C1
- 4/15 - 4/21 休息、等雪
- 4/22 - 4/27 阿果元植第一次攀登,前往建設C3
登頂有望?
還記得一開始提到的2021年斯洛伐克與羅馬尼亞三人隊伍嗎?當時他們推到6800m高遇到雪崩,判斷沒有可紮營的地方後決定下徹,元植提到後來重讀記錄,猜測他們應是選擇橫渡的方式,試圖穿過風險高的雪坡,和他與阿果選擇走稜線上的路線不同。
「結果我們在稜線邊成功挖出一小塊L結構穩定的平台,可作營地存放東西,如此一來解決了當年那支隊遇到的問題。從這裡出發,判斷至少可以推到7600m,當時真的超級樂觀。因為7600m到登頂這一段,古早是有人成功走過的。」
但高海拔攀登就是沒那麼容易放過你,在6700m睡了兩晚後,天氣說變就變,兩人在一片白牆下緊急下徹,「那天我們一早出發,晚上7、8點才回到營地,過程是史詩等級的銼,但我們心裡卻是很興奮的,因為至少確定後面的路走得通,也做了高度適應,剩下大概就是體力的考驗,而不是攀登難度的問題。」
看了天氣預報,5/10後可能有一波好天氣可以拼攻頂,誰曉得預報大晴天,現場暴風雪,讓原定的出發時間往後延一天,上去C1後又遇到超大強風沒辦法往上推。「當時我們算了一下時間,新路線是不可能登頂了,是要盡可能往上推?還是回到較有把握的傳統路線,讓阿果先完成無氧攀登14座高峰的計畫。」經過了幾番掙扎,兩人最後決定選擇後者。
然而,回到傳統路線上,原本看似順利的攻頂行程,卻又在最後一天遇上強風,包含商業團所有人都撤回,元植也疑似因突發急性青光眼,一隻眼視力模糊而下徹,只剩下阿果獨攀,但最後也因等了3小時判斷不會放晴於是下撤。
- 4/19 - 5/4 壞天氣,天天大雪
- 5/4 - 5/7 等雪穩定
- 5/11 阿果元植正式攀登
- 5/12 撤退
- 5/13 - 5/14 撤收C3
- 5/ 14 - 5/17 走回傳統路攀登
- 5/18 - 5/22 Summit 至 傳統路C3(7250m)過一夜下徹
- 5/23 - 5/26 討論決定放棄攀登,遇壞天氣等直升機
- 5/27 回加德滿都,5/31回台
對於沒登頂這件事如何看待?
當被許多朋友問到這個問題,元植說自己反而用另一個角度來解讀,「這次出發前其實有設定幾個標準,均標是走到稜線上,高標是能夠達到2021年那支隊伍的高度6700、6800m,這次不僅達到,後面也確定可以上去,但天氣就不是自己能夠掌控的。」
過程中了解自己的能力所及與進展,是元植認為從這次攀登得到的寶貴收穫,「對現在的我來說,如何去爬一座山,比是否登頂一座山更重要。」
全新路線、自立架繩、無氧無雪巴,是他對八千米高峰攀登的定義,也展現了與國際攀登界接軌的渴望。
謝謝元植,在這條不斷自我挑戰的路上,讓我們看見了攀登的另一個面向,更打開台灣高峰攀登型態新的一頁。#TeamAsOne #我們都是同一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