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爬百岳」是許多人重視輕量化的起點,然而深入荒野,面對海拔、地形與氣候組成的不同關卡,究竟攜帶多少裝備對自己來說才不算太少?有什麼客觀標準可以幫助自我診斷,評估個人適合哪個層級的輕量系數呢?
《鋭速講堂-輕量爬百岳系列》邀請到no/W主理人強哥以一張輕量限度分析圖,幫大家依體能、能力、經驗、同伴、裝備五大項目做「你能背多輕」的客觀解析。不過度拘泥於減輕數字,而是以提高山旅品質和滿足度為目標,想練習減負的朋友,這裡會是很好的開始。
「輕量化不是追求某個特定目標,而是一個快樂的追求過程。」—no/W主理人強哥
首先,來了解一下國際間輕量化的基本定義
基礎重量:背包本身重量,加上行程中重量不會改變的裝備總重量(不含消耗品:食物及水)。
基礎重量的三大系統:
- 背負系統:背包、背包內袋、整理袋、附掛包…等
- 睡眠系統:睡袋、睡墊、枕頭、頭套、腳套、露宿袋…等
- 遮蔽系統:帳篷、地墊、營柱、營釘、營繩、天幕…等
- 若將炊事系統及消耗品納入的話,則可以概括為四大系統
輕量化的分類:以基礎重量做為劃分的標準
- 傳統>9公斤
- 輕量<9公斤
- 超輕量<4.5公斤
- 超級輕量<2.27公斤
個人的輕量化,是為了在一定的重量下,滿足以下三點目標:
- 更加安全:不過度追求輕量化而犧牲安全性,行程的安全應為首要考量。
- 行程舒適:替換多餘、過重的物品來換取更高的行程舒適度。
- 吃得滿足:確保攜帶足夠的食物並能享受美味。對於攜帶物進行權衡和替換,以確保在總重量不增加的情況下,在飲食上維持一定水準。
總的來說,輕量化的主要目的是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,最有效地利用攜帶物品的重量,從而提高山旅的品質和滿足度。輕量化的策略會根據個人需求、路線特點以及天氣等因素進行調整,並不是一成不變的。
如何評估自己適合的輕量指數?
而針對輕量化程度的分析,基本上會因五個不同因素而有所影響,分別為體能、能力、經驗、同伴與裝備。
體能
個人的體能程度好壞是評估輕量化指數的重要指標之一,切勿因為缺乏訓練、怕到時爬不完,才改以輕量化來勉強完登。舉個極端的例子,若是什麼都不背才能走完一趟行程,那麼表示個人沒有承擔任何風險的體能餘裕,只要行程中出現一點狀況,很可能就會發生意外。
要怎麼了解自己的體能客觀來說是好是壞?以下有二個方法推薦。
- 深蹲分級表:上方為男生、下方為女生,依據年紀來說,一分鐘能完成的深蹲次數,可做為評估體能水準之參考。例如30-39歲/男生/1分鐘深蹲次數19下,評估後落在「Poor(差)」的區間,表示需要再加強。
- 實際路線測試:在近郊路線先進行測試,比對其它山友的完登時間,判斷自己落在哪個區間。例:安排一趟陽明山大縱走,看幾小時能走完。
能力
指的是你是否具備在戶外環境下獨立照顧自己的能力,包括基本炊煮、緊急避難、急救醫護及迷途辨識等知識技能。能力愈高,可容許的輕量指數通常也就愈高。反之,走過再多的山頭,如果都是靠著隊友或商業團輔助完登,看不懂離線地圖、無法獨立搭帳炊事等等,就算已經完百,其實也無異於體能好的新手,並不適合過度輕量化。
經驗
登山經驗、裝備使用經驗,都會影響輕量指數。愈了解某條路線在各種天候下會產生的風險,就愈能透過事前評估精準攜帶剛好的裝備。而了解現地物資能做的取代運用,也會減少攜帶裝備重量。舉例來說,若當晚紮營地點有箭竹的話,我通常會把營繩直接綁在箭竹上做固定,減少攜帶營釘的重量。但這一點必須在「知道紮營點地形」、「就算綁在箭竹上、也能固定好的技術」的前提下才能實現。
經驗需要累積,建議大家可以挑相對安全的環境多多練習(例如露營區或是初級郊山),除了熟悉裝備,也預先了解體感。無法親身實測的部份,就勤勞爬文看影片,網路上的實測經驗可一併納入參考。
同伴
台灣的登山環境較少獨攀、多是組隊進山,所以同伴的能力、經驗與背景,亦是決定你輕量指數的重要因素之一。跟高自主能力的山友同行,就不需要攜帶過多備用物資。但若隊內有經驗不足的山友,考量到意外發生時的支援,建議多備與團隊安全相關的裝備。
當危難發生時,使用輕量化裝備救援有一定限度,考量到自己的輕量化背包無法有效在急難時背負傷者,我都會在行程攜帶一條6米扁帶。可以多樣性的使用外,萬一發生狀況時,也可用來做成吊帶,背負傷者移動至安全處。
裝備
與其攜帶最輕量的單一裝備,不如攜帶重量最低x用途最廣的裝備,也就是能一物多用的裝備優先。例如我會用大型香菇袋取代一般防水袋,平時可做背包防水,意外狀況導致預期外的露宿時,可用來罩住身軀,搭配地形為自己防風防雨。
以西巒大山二天一夜行程為例:打包邏輯與輕量化選擇
最後,套用上述評估邏輯,解析我近期走西巒大山的打包選擇。
- 體能:深蹲分級表-等級Good(好)
- 能力:有獨立攀登能力,野外應變、緊急救護能力高(WMAI國際野外醫療協會教練)
- 經驗:了解路線,熟用裝備。安排1月初雙龍林道進出,評估沿途水源充足,可時時補水
- 同伴:同行夥伴登山及急救能力旗鼓相當
- 裝備:綜合以上條件/能力,本趟基礎重量3.8kg,加食物飲水後,控制在6kg內
裝備清單
- 衣著:以下數量各1。輕型低筒防水越野鞋、羽絨衣、化纖外套、Polartec Alpha Direct保暖中層、排汗長褲、雨衣+雨褲、襪子、備用衣物一套
- 糧食:乾燥飯、能量棒、拉麵/泡麵、水動能電解質液、個人喜好的小零嘴
- 其它: 軟水壺、屁股沖洗器、急救包(各類隨身藥物、類固醇、止血帶、清洗傷口用的軟針、腎上腺素筆)、登山杖、金字塔帳、睡墊、睡袋、避難毯、衛生紙、束帶、牙刷牙膏、哨子、筆跟紙、頭燈、打火石、鉤環、瓦斯爐、湯匙、濾水器、行動糧、手機袋
輕量化選擇
特別說明3個一物多用的方法,以及各2項個人覺得輕量/應用性高,推薦可攜帶的補給/裝備。
1、一物多用
- 用外套口袋取代收納袋:請先設想「穿該件外套時的情境、穿上後可能會用到的裝備」,並事先將它們塞進口袋內。這樣除了可以少帶收納袋,還能節省尋找裝備的時間。以羽絨衣為例,通常是到了營地後穿上保暖,後續面臨的情境可能是搭帳、天色漸黑、溫度愈來愈低,所以頭燈、保暖帽、保暖手套等,都是可以先塞進口袋的裝備。
- 用衣物為睡眠系統升級:
#羽絨衣-可帶進睡袋中當被子蓋,雙層蓬鬆增加保暖度。
#化纖外套-可墊在睡墊「下方」,增加與地面的冷氣隔絕效果,升級R值。
#防水外套-可套在睡袋之外的「腳部」,防止睡袋受潮,提升保溫效果。 - 水袋兼枕頭:2L以上的空水袋適度吹氣吹澎後可取代枕頭使用,多包一層衣物就可以有不錯觸感。(如果水袋裡面有水,夏季還可以當枕頭使用,冬季則不建議,睡在冰水上容易隔天頭痛。另外請注意水袋的密合及耐受度,講師本人用的品牌為CNOC。)
2、推薦補給與裝備
- 乾燥飯:本身即為熟食,就算遇到特殊狀況-例如炊具故障、零水源或其它惡劣的狀況下,也能直接食用、有效供給熱量,且保存效期長、變質而導致食物中毒之機率低,相較於攜帶須烹煮的食材,乾燥飯更能視為一個有效控管風險又輕量的糧食選擇。
- 水動能電解質液:相較於傳統電解質錠,水動能電解質液與水混和之後,不僅吸收速度更快、保水的功能也更佳,不容易感到口渴。在缺水的路段尤其推薦,因為補水效果好=節約用水量。官方實驗數據是可提升細胞保水率最高達127%,白話文就是節省約2成的水量,不止補給本身輕,同時節省背水重量。
- 整理袋:功能類似傳統登山包的頂袋。由於輕量化背包不含頂袋,常用小物建議可以統一收納在整理袋,打包後置於背包頂層,才不用每次取物都把整個背包翻開來找。
- 束線帶:又輕又多工,舉凡外帳固定、各種裝備綑綁,甚至急救固定都可使用。
知識是最輕的裝備,希望藉由《鋭速講堂》的分享,能啟動大家的輕量腦,順利開啟後續的實作之路!